top of page

戶外活動急救包清單|香港常見意外應對方法:新手必備的安全指南

  • 作家相片: OutdoorHongKong
    OutdoorHongKong
  • 2月27日
  • 讀畢需時 4 分鐘

戶外活動急救包清單
戶外活動急救包清單

香港戶外環境潛藏哪些風險?你的急救包真的夠用嗎?

香港的山徑以陡峭石階、潮濕氣候聞名,加上夏季高溫多雨,行山時容易發生扭傷、中暑、割傷等意外。你是否遇過這些狀況:

  • 在麥理浩徑被蚊蟲叮咬到紅腫發癢?

  • 於鳳凰山迷路時發現手機沒信號?

  • 暴雨後踩到濕滑岩石扭傷腳踝?

一個針對香港地形與氣候設計的戶外急救包,能大幅提升意外發生時的應變效率!本文提供急救包必備清單、本地常見意外處理步驟,並解答新手最常遇到的急救疑問,讓你安全探索郊野。



【香港戶外急救包10大必備清單】

針對本地常見意外,優先準備這些輕量化工具:

  1. 防水抗菌創可貼

    • 核心定位:處理香港潮濕環境下的輕微割傷、擦傷

    • ✅ 3種尺寸覆蓋不同傷口

    • ✅ 透氣防水材質,降低感染風險

    • 適用場景:樹枝刮傷、岩石摩擦傷

  2. 彈性繃帶(含扣夾)

    • 核心定位:應對扭傷、肌肉拉傷的緊急固定

    • ✅ 可調節壓力,支援RICE急救法(休息、冰敷、加壓、抬高)

    • ✅ 輕量不佔空間,適合香港陡峭山徑

  3. 止癢消炎藥膏(含類固醇成分)

    • 核心定位:快速緩解蚊蟲叮咬與皮膚過敏

    • ✅ 適用香港常見的蠓、蚊、蜜蜂叮咬

    • ✅ 藥局可購,需注意使用劑量

  4. 消毒噴霧(單手操作款)

    • 核心定位:清潔傷口避免細菌感染

    • ✅ 無酒精配方,噴灑時較不刺痛

    • ✅ 小瓶裝符合香港郊野公園攜帶規定

  5. 鋁箔急救保溫毯

    • 核心定位:失溫或中暑時的緊急調溫

    • ✅ 反射體溫,重量僅80克

    • ✅ 秋冬行大帽山、蚺蛇尖必備

  6. 輕量止血紗布墊

    • 核心定位:處理較深割傷與大量出血

    • ✅ 獨立滅菌包裝,避免污染

    • ✅ 搭配彈性繃帶加壓止血

  7. 便攜剪刀與鑷子組

    • 核心定位:剪裁繃帶、移除傷口異物

    • ✅ 圓頭設計符合飛機攜帶規定

    • ✅ 適用清除碎石、木刺等雜物

  8. 口服電解質粉

    • 核心定位:預防或緩解中暑、脫水

    • ✅ 快速補充流汗流失的礦物質

    • ✅ 夏季行龍脊、釣魚翁等高曝曬路線必備

  9. 高音哨子

    • 核心定位:迷路或受困時發出求救信號

    • ✅ 聲音傳遞距離比呼喊遠3倍

    • ✅ 香港山區手機信號弱時的保命工具

  10. 緊急聯絡卡(防水材質)

    • 核心定位:記錄個人醫療資訊與緊急聯絡人

    • ✅ 預填血型、藥物過敏史

    • ✅ 香港救護人員能快速掌握關鍵資訊


【香港5大常見戶外意外應對步驟】

1. 腳踝扭傷

  • 適用場景:濕滑石階(如獅子山)、下山坡度大

  • 處理步驟

    1. 立即停止行走,用繃帶以「8字纏繞法」加壓固定

    2. 用冰袋或冷水瓶冷敷15分鐘(避免直接接觸皮膚)

    3. 抬高患肢至心臟以上高度,減少腫脹

    4. 若無法承重,撥打香港消防處求救熱線 2723 3355

2. 中暑/熱衰竭

  • 適用場景:夏季無遮蔭路線(如東壩至浪茄)

  • 處理步驟

    1. 移至陰涼處,用保溫毯反折成遮陽篷

    2. 鬆開衣物,用濕毛巾擦拭頸部、腋下降溫

    3. 每5分鐘補充含電解質的水分100毫升

    4. 若意識模糊,立即撥打999求助

3. 蚊蟲/蛇類咬傷

  • 適用場景:草叢茂密區(如城門水塘)、夜間行山

  • 處理步驟

    • 蚊蠓叮咬:塗抹類固醇藥膏,避免抓破引發感染

    • 蛇咬

      1. 保持冷靜,記住蛇的外觀(香港常見毒蛇:金腳帶、銀腳帶)

      2. 讓傷肢低於心臟,用彈性繃帶從咬傷處上方10cm往心臟方向包紮

      3. 切勿切開傷口或吸出毒液,立即撥打999

4. 割傷出血

  • 適用場景:穿越灌木叢(如鶴咀海岸保護區)

  • 處理步驟

    1. 用消毒噴霧清潔傷口

    2. 以紗布加壓止血5分鐘

    3. 覆蓋防水創可貼,若深層出血需縫合則盡快就醫

5. 迷路受困

  • 適用場景:信號微弱區域(如八仙嶺)

  • 處理步驟

    1. 使用離線地圖確認最後已知位置

    2. 吹哨子發出國際求救信號(連續3聲,間隔1分鐘)

    3. 留在原地,用保溫毯保持體溫

    4. 若天黑前未獲救,致電香港警務處 2527 7177


【急救包使用3大技巧】

  1. 分層收納:用透明夾鏈袋分類「創傷處理」「藥物」「求救工具」,提升緊急時取用效率

  2. 定期檢查:每3個月更換過期藥品,潮濕季節後替換受潮繃帶

  3. 個人化調整:根據慢性病史添加藥物(如哮喘吸入器),並標註使用說明



FAQ:香港戶外愛好者急救疑問


Q1. 戶外急救包應該多重?會增加負擔嗎?

建議控制在300克內,選擇輕量矽膠材質容器,並依行程長短調整內容物(如一日行程可省略部分紗布)。


Q2. 消毒噴霧可以帶上香港的公共交通工具嗎?

根據《危險品條例》,100毫升以下不含壓縮氣體的消毒液可合法攜帶。


Q3. 遇到野豬襲擊該如何急救?

保持冷靜緩慢後退,若被撞傷:

  1. 用紗布加壓止血

  2. 固定疑似骨折部位

  3. 立即撥打999並說明「野生動物攻擊」


Q4. 急救藥膏需要醫師處方嗎?

類固醇藥膏屬第1類毒藥,需持醫生處方購買,建議出發前諮詢家庭醫生。


Q5. 沒有急救知識,帶急救包有用嗎?

至少學會「加壓止血」「彈性繃帶固定」「保溫毯使用」三項基礎技能,可參加香港紅十字會推出的4小時野外急救課程。


結論:安全享受香港大自然,從一個「懂在地風險」的急救包開始

與其意外發生時懊悔,不如提前準備好針對性的急救工具。你的急救包不該是「備而不用」的心理安慰,而是真正能應對香港山野風險的救命方案。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